一、制水异常类故障
1. 设备不制水或制水缓慢
可能原因:
水源压力不足(如 RO 水、蒸馏水供应中断或水压过低)。
进水电磁阀故障,无法正常开启。
预处理滤芯(如 PP 棉、活性炭)堵塞,阻碍水流。
解决方法:
检查水源连接是否正常,确保进水压力在设备要求范围内(参考技术参数)。
断电后检查电磁阀是否卡顿,必要时更换电磁阀。
更换预处理滤芯,定期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耗材维护。
2. 制水过程中频繁停机
可能原因:
水源低压保护功能启动(如断水或水压骤降)。
制水系统温度过高,触发过热保护。
解决方法:
检查水源是否稳定,等待水压恢复后重启设备。
确保设备通风良好,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行,必要时联系售后检测散热系统。
二、水质不达标类故障
1. 超纯水电阻率低于 18.2MΩ・cm
可能原因:
反渗透膜(RO 膜)或纯化柱耗材失效,脱盐能力下降。
管道或水箱受到污染,引入杂质。
水源水质恶化,超出设备处理范围。
解决方法:
更换 RO 膜或纯化柱(参考耗材更换周期),并执行系统冲洗。
用专用清洁剂清洗水箱及管道,避免使用普通洗涤剂残留污染。
检测进水水质,若水源电导率超过 40μs/cm,需先进行预处理(如更换水源)。
2. TOC(总有机碳)含量超标(>10ppb)
可能原因:
活性炭滤芯失效,无法吸附有机物。
水箱或管道滋生微生物,释放有机代谢物。
解决方法:
及时更换活性炭滤芯,建议按季度或制水量定期更换。
对水箱进行高温灭菌(若设备支持)或使用专用消毒剂清洗,必要时更换水箱。
三、设备报警类故障
1. 水质超标报警
可能原因:
在线监测传感器(如电导率仪、TOC 检测仪)故障。
实际水质已超出设定阈值(如电阻率、TOC、热源等指标)。
解决方法:
先确认传感器是否校准准确,可通过手动检测水质对比(如用便携式仪表)。
若实际水质超标,按 “水质不达标" 故障步骤排查耗材和系统污染问题。
2. 系统故障报警(如滤芯寿命到期、压力异常)
可能原因:
耗材使用时间超过预设寿命(如预处理滤芯、RO 膜)。
压力传感器异常,误报压力过高或过低。
解决方法:
按屏幕提示更换对应耗材,更换后重置计数器。
断电后检查压力传感器连接是否松动,若持续报警,联系售后检测传感器性能。
四、其他常见问题
1. 取水时水量不足或无法定量取水
可能原因:
定量取水阀故障或程序设置错误。
管道中有空气堵塞,影响水流稳定性。
解决方法:
检查触摸屏定量设置是否正确,重启设备后重试;若无效,检修取水阀。
打开设备排水阀,排出管道内空气,确保水流顺畅。
2. 设备运行中有异常噪音
可能原因:
水泵运行异常(如缺水空转、轴承磨损)。
风扇积尘或松动,运转时产生噪音。
解决方法:
检查水源是否充足,避免水泵空转;若噪音持续,联系售后更换水泵。
断电后清理风扇叶片灰尘,固定松动部件。
故障处理总结与维护建议
预防为主:定期按说明书更换耗材(如预处理滤芯每 3 - 6 个月、RO 膜每 1 - 2 年),避免因耗材失效导致故障。
规范操作:使用符合要求的水源(RO 水、蒸馏水等),避免直接接入自来水或劣质水源。
售后支持:若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故障(如电路问题、核心部件损坏),及时联系厂家售后(设备提供终身维护服务),避免自行拆卸造成二次损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