沥青自动抽提仪在运行过程中,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抽提系统、加热系统、真空系统、控制系统及机械部件等核心模块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抽提不全或抽提效率低
这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,直接影响试验数据准确性。可能原因包括:
溶剂问题:溶剂用量不足,无法充分浸润样品;溶剂纯度不够,含杂质过多影响溶解能力;溶剂循环不畅,如循环管路堵塞或泵体效率下降,导致溶剂无法有效流经样品。
样品问题:样品粒径不符合标准(过大或过小),过大则沥青包裹紧密难以溶解,过小易堵塞滤料;样品称量过多,超出仪器单次处理负荷,溶剂无法充分接触所有样品。
设备密封性问题:抽滤装置(如滤杯、滤膜)与仪器接口密封不严,或密封圈老化、变形,导致真空度不足,溶剂渗透和过滤速度减慢。
滤料堵塞:滤膜、滤纸或砂芯滤板长期使用后,被样品残渣堵塞,过滤阻力增大,抽提液无法顺利分离,进而降低抽提效率。
二、溶剂泄漏
不仅造成试剂浪费,还存在安全隐患(溶剂多为易燃品),主要原因有:
密封件老化:仪器各连接部位(如溶剂瓶接口、循环管路接头、抽滤杯盖)的密封圈、垫片因长期接触溶剂或反复使用而老化、开裂,失去密封作用。
连接松动:管路与接口的连接未拧紧,或长期震动导致接头松动,尤其在溶剂循环泵运行时,压力变化易加剧泄漏。
容器破损:溶剂储存瓶、抽滤杯等玻璃或塑料容器因碰撞、老化出现裂纹,导致溶剂渗漏。
三、加热系统故障
加热功能异常会影响溶剂的溶解能力和挥发回收效率,常见情况包括:
不加热:加热管(如电热丝、加热棒)烧毁或断路,无法产生热量;温控器(如热电偶、温度传感器)故障,无法检测温度或传递信号,导致加热模块不启动;电路接线松动或继电器损坏,切断加热回路供电。
加热不均或温度失控:加热管局部损坏,导致部分区域无加热;温控器校准失效,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过大,或出现 “超温"“低温" 停滞现象;散热风扇故障,仪器内部热量无法排出,影响温度调节精度。
四、真空系统故障
真空系统是保障抽滤和溶剂回收的关键,故障多表现为真空度不足或真空泵不工作:
真空泵不启动:真空泵电机损坏、电源接线故障,或电机保护装置(如过热保护)触发;真空泵与仪器的连接管路脱落或堵塞,导致负载异常。
真空度不足:真空泵磨损老化,抽气效率下降;真空管路、滤杯或密封件漏气,无法维持密闭环境;真空表故障,显示数值失真(实际真空度正常但显示偏低);过滤器堵塞,气体流通阻力增大,影响抽气速度。
五、控制系统与显示故障
仪器的电子控制模块故障会导致操作失灵或数据异常:
显示屏异常:屏幕黑屏、花屏或显示模糊,可能是显示屏本身损坏、背光模块故障,或控制板与显示屏的连接线接触不良。
按键失灵:操作按键因长期使用磨损、内部触点氧化,或按键电路受潮短路,导致按压后无响应。
程序运行故障:仪器启动后程序无法进入抽提流程,或中途自动停止,多为控制主板故障、传感器信号异常(如液位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失灵),或内部程序出错(需重新复位或升级)。
六、机械部件故障
机械结构的磨损或卡滞会影响仪器运行稳定性:
搅拌 / 循环泵故障:循环泵电机异响、转速下降或不转,可能是电机轴承磨损、叶轮卡滞(被杂质堵塞),或泵体密封件损坏导致液体渗漏进入电机。
样品篮故障:样品篮(金属或塑料篮)变形、锈蚀,无法平稳放置;篮底滤孔堵塞或破损,影响样品与溶剂的接触及抽滤效果;样品篮升降机构(如导轨、电机)卡滞,无法正常抬起或降落。
故障排查通用建议
出现故障时,可先进行基础检查:1. 确认电源、气源(若有)连接正常,溶剂充足且无泄漏;2. 检查管路、接口、密封件等易损部件的外观状态,更换明显老化或破损的零件;3. 清洁滤料、过滤器及管路,排除堵塞问题。若为电路、温控或真空泵等核心部件故障,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修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二次损坏。